书刊设计在传统阅读习惯内的创新,这几年已经屡见不鲜。淡色彩纸,4号字,大的天头地脚,增加可以给读者写感想的空白书页……种种变化不一而足。今年5月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北京书刊设计艺术探索展上,人们又惊喜地发现,书刊设计正面临着从本世纪30年代以来最重大的变革。
书刊设计的变化倾向是十分复杂的。一类,是阅读与实用性的结合。以红木家具装着书籍的形态出现的《华夏美学》,将书的存放、阅读,与整个室内环境设计相结合:用红木制成书桌的样子,和书籍基本上一样大小的抽屉变成了书套,巧妙地把书装设计与家具设计联系起来。而在纸杯上印上诗句的作品《真水无香》,则将一种全新阅读氛围带到了读者面前。随着消费社会的日益发展,快餐式的阅读已经不可避免。纸杯类的图书,将阅读范围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,成为了一种消费文化的快餐。而且,将“古诗十九首”这样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以这种方式传播,也不失为一种良策。另一类,则将书装设计与观念的解释和演绎相结合,在挑战着传统的书籍观念。《金瓶梅》采用了瓶式立体设计,取消了封底和封面。《淡淡的回忆》则不再是现实中完整的、清晰的书,各种纸质的文字凌乱地摆放着,蜡融化后将这些纸凝结在一起形成蜡版,再以木框固定成为一页书。以此激励读者努力看清“书”中的文字,为“书”的定义寻找另一种语言。最具有开创意义的是一款名为《书的未来》的作品。作者认为,未来的书是一种药片形式的存在物。由于一切食物都具有大量储存信息的功能,未来的书由“意识、磁力F场、信息能量超微集体、维C、B4”等成分构成,作为抽象形式信息微子,与脑智能联合进行FADE秩序排列。书作为信息集成物,经消化后可直接存于大脑某特定区域。这样的书,不仅不再与纸质有关,甚至不与阅读和视觉有关,盲人不可阅读正常人书籍的历史也许会由此成为过去。
书的收藏价值,也在受到挑战。往常的书籍收藏,让人注意的往往是孤本、善本,或者具有某种特殊的价值。而最近出现的微缩实物读物,则将雕塑、文物和书籍有机地统一到一件作品中。南京大学出版社杨小明设计的宜兴紫砂壶,将紫砂壶的产生、历史掌故、制作工艺的说明文字刻于壶上。而他近期设计的秦兵马俑微缩雕塑,又将兵马俑的历史和文物价值用文字镌刻其上。何为雕塑,何为书籍,实在“难舍难分”。
当然,这些探索设计作品也遇到了不可回避的尖锐的问题,即是否具有可行性,是否能被读者接受。这些作品的设计虽与我国目前的工艺水平相适应,投入批量生产是不成问题的。但是,由于其特殊的工艺要求,比如有的要用木材制作书套,有的要用铜字制作书名,因原材料价格较高及制作时间的增长,书籍的价格必然较为可观。目前,书价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读者的购买力,书价上涨会影响书籍的发行量是肯定的。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的美编杨德有就认为,大部分读者尚处于平面视觉欣赏程度,能接受新的设计思维的毕竟是少数人,因而目前读者对书籍形态的推陈出新几乎没有什么需求。他认为这样的设计在短期内是缺乏市场前景的。但是,这种探索对未来的书刊设计发展和突破又具有难以估量的作用。北京出版社美编室主任王晖说:“我们的书,设计思路受到出版任务和市场承受力的限制已经太久了,美编们的思维也容易僵化,这是不利于书籍装帧业发展的。探索最大的作用并不在于它有多少作品能真正变成设计潮流,而在于它可以启发工作在第一线的美编们的思路,使将来的作品能有向各种方向发展的可能。先锋不一定是主流,甚至不一定是优美的,但先锋是必须的。”
中国装帧艺术委员会主任张守义认为:“探索是在中国现有基础上的开创。即使是有所脱离,也是有可行性的脱离;想象也是在客观基础上的想象。这样的探索,会使我国的装帧艺术设计更加富于多样性、独创性和现代性。”自从现代印刷品的形态在本世纪初期确定以后,一直是这个样子。面对现代科技的挑战,目前的书籍形式已经不能完全吸引住读者,其艺术装饰的作用会日益增强。由于面临携带、查询、存放等各种新问题,传统书籍正日益被光盘出版物所取代。而且,出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考虑,是否走出纸质书的形态已经摆在了设计者面前,书籍性质的变化只是一个时间问题。当书籍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设计作品进入人们的生活时,知识的传播不再依靠纸和字,而是寻求光电视觉甚至“药物”,这样的手段也并非是不可能的事。书籍即将成为文化品位和艺术感觉的载体。
在现在的出版方式下,书籍的文字内容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,知识性、趣味性是第一位的,书籍装帧设计要服从于文字编辑的设想。但是,《美术研究》的编辑殷双喜指出,书籍装帧设计人员从被动服从到主动引导,从仅仅起到“穿衣服”的作用到整体规划的时代已经到来了。随着书籍的其他功能的日益提高,与行为艺术、观念艺术结合起来的书籍,将会重新吸引人们的关注。书刊装帧设计人员将有希望以设计思想来统帅整个出版界。
书刊形态的探索者正在努力从读者心理和接受度等多方面,去改变书的形态在人们心目中的原有定义。这种探索,无论是民族传统的升华,还是外来文化精神的引入;无论是现代科学美感的追求,还是后现代艺术语言的借鉴,都是创造艺术生命的必由途径。书籍的未来之路,必然是从各种各样的探索开始的。